首頁 > 科技要聞 > 科技> 正文

昔日芯片霸主英特爾,如今為何淪為被收購目標?

鈦媒體 整合編輯:太平洋科技 發(fā)布于:2024-09-26 17:05

在過去幾十年里,英特爾一直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,其芯片在個人電腦(PC)和服務器中幾乎無處不在。而現(xiàn)在,這家全球知名的芯片公司,正陷入到被競爭對手收購的傳聞中。

據(jù)最新的消息,高通最近幾天向英特爾發(fā)出了收購提議,但能否達成交易還遠未確定。為了達成這筆交易的同時不被反壟斷機構調(diào)查,高通可能打算將部分資產(chǎn)或英特爾的一部分出售給其他買家。

對于高通而言,收購英特爾最大的利益點在于,英特爾作為曾經(jīng)的芯片設計巨頭,擁有豐富的芯片設計經(jīng)驗和技術積累,尤其是在個人電腦和服務器芯片領域。目前在PC領域的市占率中,雖然高通基于ARM架構設計的芯片產(chǎn)品增長迅猛,但傳統(tǒng)X86芯片仍是大頭。通過收購,高通可以在ARM架構之外,獲得英特爾在X86架構的芯片設計技術,從而豐富自己的產(chǎn)品組合,提升自己在服務器和筆記本電腦之外的市場份額。

最新的美股收盤價則顯示,英特爾目前市值約為934億美元,相比2020年的最高點,其股價跌幅已經(jīng)接近70%。但即便如此,高通若能完成對英特爾的收購,這將成為全球科技史上規(guī)模最大的交易,超過微軟2023年以750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。

“過去兩、三年里市場需求轉向了AI,這對英特爾來說是致命一擊!盋FRA Research資深行業(yè)分析師安杰洛·齊諾(Angelo)表示。“英特爾不具備相應的能力!

AI轉向中,被拋棄的英特爾

在一個新興技術出現(xiàn)后,往往會催生出新的產(chǎn)業(yè)生態(tài),也必然會摧毀舊有的商業(yè)帝國。生成式AI,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案例。

2023年初,OpenAI的ChatGPT橫掃了全球應用市場,用迄今為止最快的速度積累了超過一億用戶。同時,ChatGPT背后的AI大模型技術,成為了全球科技公司爭相競逐的唯一技術路線。他們認為,通過不斷疊加算力和投喂數(shù)據(jù)的方式,AI的能力有望實現(xiàn)躍遷,這是繼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浪潮后一個嶄新的藍海市場,所有的一切都將因此改變。

也幾乎是一夜之間,英偉達的GPU成為了供不應求的“硬通貨”,而英特爾的許多處理器出現(xiàn)滯銷。截至目前,英特爾股價已較2020年初水平下跌了近70%。而在此期間,英偉達股價上漲了17倍多。

作為全球芯片行業(yè)的絕對頭部公司,難道英特爾對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變化毫無感覺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

早在1998年,英特爾就與GPU廠商Real3D聯(lián)合推出了一款GPU,以增強3D游戲和DVD在個人電腦上的視覺效果。此后,在2005年英特爾成立了Larrabee的GPU項目,但它不像英偉達那樣是一款專注追求頂級圖形計算效果的獨立顯卡,而是CPU、GPU結合的混合式芯片。

這樣的GPU發(fā)展路線意圖也很明顯,就是英特爾只是將GPU作為CPU銷售的輔助,而非擴大公司在GPU市場的份額。在Larrabee初次嘗試圖形計算不順利之后,英特爾也很快放棄了該項目。

2018年前后,英特爾宣布重返GPU市場。據(jù)報道,當時英特爾和OpenAI兩家公司的高管曾討論了各種投資方案,其中包括英特爾以10億美元現(xiàn)金收購OpenAI 15%的股份,如果英特爾能夠以成本價為OpenAI提供芯片,英特爾可以再額外收購OpenAI 15%的股份。

但英特爾最終放棄了,當時英特爾的CEO鮑勃·斯旺(Bob Swan)認為“生成式AI不會很快進入市場”。同時,英特爾的數(shù)據(jù)中心部門也被認為是,不想以成本價生產(chǎn)產(chǎn)品。

一系列戰(zhàn)略誤判之下,英特爾在人工智能時代中被快速拋棄。2022年第四季度,英特爾在整個數(shù)據(jù)中心(包括CPU和GPU)的市占率還有46.4%,2023年第三季度就跌至19.1%。同期,英偉達的市占率從36.5%漲至72.8%,專供數(shù)據(jù)中心的GPU營收同比增長超400%,英特爾的數(shù)據(jù)中心營收則相較高點時下滑超過40%。

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斯泰西·拉斯貢(Stacy Rasgon)表示,英特爾的未來取決于下一代芯片制造技術的成敗,預計該技術將于明年投產(chǎn),英特爾希望借此超越競爭對手,至少在技術上超越它們。重回技術領先地位可能有助于提高英特爾的利潤率并增強客戶信心。

不過,英特爾有一個根本問題不會消失:在AI芯片支出持續(xù)強勁的背景下,預計英特爾的核心芯片業(yè)務不會迅速復蘇。

芯片代工虧損嚴重

英特爾“斷臂求生”

除了錯過AI浪潮,英特爾的芯片代工業(yè)務也是這家公司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。

2021年初,基辛格出任英特爾首席執(zhí)行官時,提出了“IDM 2.0”的戰(zhàn)略,即芯片設計和制造一體化;粮裼媱澩度刖拶Y打造英特爾的芯片代工業(yè)務,利用產(chǎn)能為高通等只從事芯片設計的芯片公司代工芯片,進軍由臺積電和三星電子所主導的芯片代工領域。

自2021年以來,英特爾已宣布包括美國亞利桑那州、美國俄亥俄州、德國、意大利、愛爾蘭等多地的晶圓廠建造計劃,總投資額超過1000億美元。但截至目前,只有德國晶圓廠給出了明確的開工時間和建設藍圖,愛爾蘭和波蘭的工廠還在補貼談判階段,意大利、法國的項目則直接擱淺。

根據(jù)財報顯示,英特爾芯片代工業(yè)務2023年營運虧損達70億美元,比2022年虧損額還多約18億美元。文件同時顯示,英特爾芯片代工業(yè)務去年營收189億美元,比2022年的大約275億美元下降31%。

多重不利因素之下,基辛格不得不削減成本。英特爾從2022年開始裁員數(shù)千人,2023年削減了股息。今年8月,基辛格宣布將裁員15000人,明年將削減100億美元成本并取消派息。

分析師們稱,英特爾命運出現(xiàn)積極轉機的可能性正在變小,但仍有希望。削減成本可以幫助英特爾渡過難關,盡管其股價下跌已讓英特爾更容易成為收購目標,并面臨投資者激進主義的壓力。

而對于高通的收購傳聞,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發(fā)文稱,經(jīng)過產(chǎn)業(yè)調(diào)查顯示,高通目前確實正與英特爾交涉并購事宜,但若并購真的發(fā)生,對高通可能是一場大災難。

郭明錤表示,高通當前最關鍵的是建立AI芯片的競爭力,首先是裝置端AI手機芯片,高通在該領域極具優(yōu)勢,為蘋果最大的競爭對手;再來是裝置端AI PC芯片,隨著WoA(Windows on ARM)逐漸優(yōu)化,高通優(yōu)勢將逐漸浮現(xiàn),第三是AI服務器芯片,但這是高通的弱項。

郭明錤認為,單從英特爾市值約930億美元來看,該并購案對高通的財務壓力也極大,對獲利能力會有立即性的負面影響,凈利率可能從現(xiàn)在的20%+降到個位數(shù)甚至虧損(晶圓代工業(yè)務是最大累贅)。

并購英特爾僅對高通的AI PC芯片業(yè)務有幫助,但從微軟對WoA的承諾(其最新Surface機型都采用高通處理器、ARM架構),高通在PC市場成長只是早晚問題,并購英特爾雖可快速拓展高通的PC市占率,但付出代價不菲,因為即便不靠并購,高通仍可憑自身實力在AIPC市場成長。

公開數(shù)據(jù)顯示,高通最新一季的資本支出約為3.9億美元。如果高通用并購英特爾的資金(略估需1000億美元以上)去擴大資本支出追求AI PC與AI服務器的成長,風險更低且管理效率更高。

本文來源:鈦媒體

英特爾    收購    AI
鈦媒體

網(wǎng)友評論

聚超值•精選

推薦 手機 筆記本 影像 硬件 家居 商用 企業(yè) 出行 未來
二維碼 回到頂部